《湘江北去》觀后感
五月四號晚上黨委組織觀看了電影《湘江北去》,一聽到標題,我就想到毛澤東的《沁園春?長沙》:獨立寒秋,湘江北去,橘子洲頭……整個影片主題正如電影宣傳海報上所宣傳的:一條江和一個國家青春的記憶。一群將改變整個國家和民族的命運視為己任的熱血青年,一部關(guān)于對理想、信仰的追求與迷茫的青春勵志片,一位被億萬人民神化了的偉人終于走下了神壇。就像我們身邊的親人和師長,他們的喜怒哀樂,他們的愛恨情仇,一切都是那么真實。一幅20世紀一二十年代的生活畫面完整地展現(xiàn)在今人的面前。
剛開始看的時候覺得每個人物都特別矯情,但是看著看著越來越有激情。我的思緒被電影情節(jié)所感染,似乎被帶入到90年前,和先輩們共同熱血沸騰。搞笑成分也些許,或許是因為在21世紀的我們無法真正體會到那個時代的理想和信仰的追求,而認為某些情節(jié)惹人笑。
但通過本片,我進一步了解到了即便是偉大的毛主席,也不是從小就找對了路子的。這跟現(xiàn)在的年輕人其實沒兩樣,在少年、青年的時代一樣會熱血激動,一樣會迷茫矛盾。1918年6月,毛澤東從第一師范畢業(yè)了。和他圈子里的人一樣,他在社會上仍無立足之地,是個持不同政見者,思想里充滿了矛盾。
此時的他既不是一條小魚,也不能算是一只雄鷹,就是一個硬著頭皮去闖的熱血青年。只有經(jīng)過了北京求學,經(jīng)過了與李大釗、陳獨秀、胡適等人的接觸,經(jīng)過了對馬克思主義的閱讀和思考,毛澤東的生活才發(fā)生了根本的變化。他不再受他人幻想的鼓動,已經(jīng)能自我控制。于是在他堅定信仰之后,發(fā)型隨著其思考方式、行事方式一起改變了。而他始終不變的湖南鄉(xiāng)音,則是他內(nèi)心堅定如初的表現(xiàn),他救國的理想從未改變,只是此時他尋找到了最合適的方式。
影片中的主線自然是人民群眾與封建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。毛澤東放棄赴法留學,回到長沙,創(chuàng)立“湘江評論”來聲援北京學生運動。但是并沒有取得實際的勝利。這就引出了影片的中心,究竟哪一條才是行之有效的真正的救國之道。毛澤東的摯友蕭子升赴法后堅持無政府主義,而好友陶斯詠更選擇用教育和思想來救中國。各種思想逐漸產(chǎn)生了交鋒,之后裂變。毛澤東對于這些絲毫沒有猶豫和舉棋不定,雖然勸說摯友無果,但是他堅定的認為只靠思想和教育是救不了中國的,當時吃不飽,穿不暖,飽受內(nèi)外蹂躪的中國人需要武裝革命來救國,而俄國的10月革命用實踐證明了可行性,正是他所追求的東西。最后毛澤東依然踏上參加中共“一大”的征途,猶如滾滾北去的湘江之水,匯入到了浩瀚的歷史洪流之中。
影片從頭至尾都充滿了抒情憂傷的音樂,略帶心酸苦澀,代表了當時的人民生活在悲傷和痛苦之中,但最后的音樂猶如是奮發(fā)的前奏一般,顯示著人們的希望與崛起。毛澤東與他的革命摯友胸懷天下,血氣方剛,上下求索,縱然面對殘酷黑暗的時局,仍努力思索尋找著救國的方法,探尋中國革命的道路。他們對真理和信仰的不懈和執(zhí)著無不感動、震撼著我們,這些精神現(xiàn)在仍是當代青年需要努力學習的。
影片接近尾聲時,楊開慧一身紅衣給我印象尤為深刻,而1930年10月,楊開慧被國民黨捕捉坐牢,面對嚴刑拷打,她堅貞不屈,大義凜然:“我死不足惜,愿潤之的事業(yè)早日成功!”1930年11月14日,楊開慧英勇就義于瀏陽門外識字嶺,年僅29歲。這位為中國革命事業(yè)獻出生命的杰出女性,讓我最為敬佩。
一場和電影同時開始的瓢潑大雨,伴隨著電影的結(jié)束而停止了,走出影院,放眼望去,只見碧空如洗,殘陽如血。美好的生活又回到了面前。但是,我們千萬不要忘記今天的這一切,是無數(shù)先烈用他們的熱血換來的??!
攜來百侶曾游,憶往昔崢嶸歲月稠。恰同學少年,風華正茂,書生意氣,揮斥方遒。指點江山,激昂文字,糞土當年萬戶侯。曾記否,到中流擊水,浪遏飛舟。時代在變,但革命的信仰不會變。值此建黨90周年之際,觀影后更是堅定了我對于共產(chǎn)主義思想的追求。事實雄辯的證明只有共產(chǎn)黨可以救中國,作為一名共青團員,我也有著堅持與信仰。我決心努力學習黨的歷史和理論,來武裝和充實自己,建立更為崇高的價值觀和世界觀;工作中用青年人應有的朝氣蓬勃和熱血來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,堅守崗位,兢兢業(yè)業(yè),勤勤懇懇,用自己腳踏實地的行動來靠近黨組織,為黨和國家奮斗一生,奉獻一生。